【伊通】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找出路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17日    浏览次数:2047

伊通县地处丘陵地带,长期以来,人们在经济落后、农业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盲目开荒种田,一直成为难以遏制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实施退耕还林,改变农民传统的广种薄收的耕种习惯,使地得其用,宜林则林,宜农则农,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但是退耕还林改变了农民传统耕种习惯,农民一下茫然了不知如何利用退耕的土地,部分农民栽上果树、风景树、松树、榛子树,还有种植了药材、花卉等,但有很多农民感觉种植树木回本比较慢,效益不高,种植经济作物当年有收获又担心销售不出去,在这种情况下,伊通农广校对当地特色产业进行走访调研,并把景台秀山的大榛种植合作社子、三道的百合种植合作社作为实训基地,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参观指导,这两个合作社的产品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为了寻找效益更高的方法和途径,我们走访了黄玲子乡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孙明,他在自己的7晌地里做上实验,先后栽了果树、芦笋、桔梗等,品种多效益不好,投入也很大,不知道如何经营和发展?带着这个问题,农广校老师于2017年7月9日来到了景台绿化村明轮种植合作黑果腺肋花秋(简称黑果)种植进行考察,该合作社种植黑果腺肋花秋10公顷,从辽宁引进树种,听管理人员杨先生介绍,此果源于北美,十年前引进中国,现在吉林省有小面积种植,年总量不超过百吨,果实大多用于制酒或提取药青素出口。黑果果实中富含花青素、黄酮、多元酸等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力功能的物质。第三年结果,产量每年成倍增长,并且可以做销售订单。听着就很吸引人,看着一串串挂满枝头的黑果,我们感觉找到一条解决农民朋友调整种植业结构的有效途径。

通过调研,我们把黑果种植信息向广大农民宣传,很多农民非常感兴趣,明年的春天会有更大规模的黑果种植园点缀伊通的青山绿水。(伊通校 丁佳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