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结束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05日    浏览次数:1561

auto_2126.jpg

在2017年结束之际,扶余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在扶余市农业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副校长张梦驰带领学校的骨干教师于2017年12月30日完成了289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其中园艺工班50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一期班135人,二期班104人。此次培训采取了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模式,学员们边学习边实践。

理论学习: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进行,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国家级卓越的农林人才教育培养院校。培训紧紧围绕扶余市优势产业在经营和管理中所涉及的内容,开设了《设施蔬菜栽培与管理》、《农作物测土施肥实用技术》、《农村振兴战略解读》、《农产品市场的营销及品牌建设》等理论课。还根据扶余市花生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聘请了科技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高华援为学员们讲解《花生生产管理与市场流通》。

实践学习:三个学习班参观了十多个实训基地。园艺工班于2017年11月19日,参观了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农安的陈家店,陈家店的土地实行统一流转统一管理。在众一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详细地介绍了合作社的发展状况,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和好处。在绿联盟农业种植合作社的智能温室,学员们看到一棚棚的有机蔬菜,并向技术人员详细询问了无农药、无化肥、无激素的有机蔬菜的种植方法。

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一期班于2017年12月13日参观了农博园。学员们被偌大的农博园吸引着,手握展会册纷纷向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奔去。在农机展区与耕作、整地、播种、收割等涉及农业生产的农机具更吸引学员们注意力,学员们不断的向工作人员询问功能与价位。在植物园区,学员们在惊奇的赞叹各种农作物的同时也跃跃欲试,准备来年在自己家的地里也试种一些,不停的和技术人员交流着。

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二期班于2017年12月22日参观了吉林市的东福米业。吉林市东福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大荒地”牌优质大米和有机大米,从土地到餐桌,全部实施国家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标准,真正达到无污染、安全、营养、绿色、有机的优质大米。这种品牌的打造,以及先进的大米生产线,都深深的打动每一位想创业的农民的心。

通过理论和实训的参观学习,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致富的信心,达到了培训目的。(扶余校 李晓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