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25年说课大赛成功举办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富民兴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 【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实施“三级跳”调训培训模式助力高素质农民思想技能“双提升”
- 【长春】新农人联盟谋发展 村支书领富显担当
- 【长岭】县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
- 【伊通】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召开“吃空饷”问题治理工作会议
- 【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上半年中专班结业考试
-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习近平: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 【省校】同台竞技展风姿 再“说”促教有新高——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说课大赛正式开赛
- 习近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秋耕冬灌好除虫 来年作物能高产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03日
浏览次数:874
玉米、蔬菜、棉花等作物田存在大量棉铃虫的老熟幼虫,在采收过程中,大部分棉铃虫落入土壤中化蛹越冬。这些棉铃虫蛹如果能顺利越冬,将会为来年棉铃虫暴发埋下隐患。因此,抓好秋翻,减少棉铃虫,也包括地老虎、蚜虫、叶蝉等越冬虫源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秋翻应在秋收后及早进行,这样才能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土壤熟化,利于土壤蓄存晚秋降水,建立土壤耕层水库,实现秋墒春用。如果翻耕过晚,来不及耙地,会造成地表土块过多、过大,降低翻耕质量,这样不但对土壤熟化不利,而且影响春播质量,秋翻深度一般以25厘米至30厘米为宜。
土壤含水量适宜,翻后土壤细碎,保墒好,并且翻地阻力小,工效高。如果土壤水分过大,翻后易形成黏条,干后变成死土块,即使多次整地也难耙碎,不保墒。土壤过干,翻地阻力大、工效低、耕作质量差。秋翻应优先翻耕土质黏重的地块,以达到疏松土壤,加速土壤熟化的目的。对于土壤质地轻的沙质土,可不翻或隔年翻耕,更有利蓄水保墒,同时,又可节省机耕作业的投资。
翻耕可将农田的大部分越冬害虫及病菌翻至下土层,破坏其越冬场所,使其无法越冬。冬灌可使土壤中的水分达到饱和状态,使翻入土层中的害虫窒息而亡,从而大大降低害虫的越冬基数。因此,建议有水源和灌溉条件的地块,秋翻后及时整地作畦进行冬灌。冬灌一般在土壤封冻前进行,大概在11月中旬前,可根据气候条件调整。土壤渗漏量小的地块可在封冻时进行,达到随灌随渗随结冻。若是沙壤土,每亩可灌70立方米至100立方米,其他土质每亩可灌60立方米至70立方米。渗漏量较大的地块,应在封冻后进行。
上一主题: 大棚蔬菜易沤根 五个技巧来防治
下一主题: 除草剂药害诊断及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