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转思路 谋发展 市农民科教中心破除时疫坚冰积极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21日    浏览次数:1871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突然爆发,不仅严重侵害威胁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更对我市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其破坏之大,影响之深,波及之广前所未见。但万物生发,春耕即行,如何破除时疫这块坚冰的重重阻挠,确保全市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不因疫情停摆顺利推进,成为摆在通化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道难题。面对严峻的形势,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的领导班子积极转变工作思路,谋突破,促发展,发动全员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切实保证了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局扎实推进。

快速反应,积极应对

年初,疫情刚刚爆发,中心领导班子按照市委和市农业农村局党组部署要求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电话会,积极应对疫情,共同研究新冠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科学研究制定了新冠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方案,严格落实了本单位工作人员健康、出行信息时报时送制度和来访人员登记、观察、隔离、处置等系列防疫措施、工作流程及相关监管制度。同时要求各地分校继续全面落实停课要求和取消集中培训,坚决避免人员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转变思路,谋求突破

疫情是警示钟,但不是工作的休止符。面对疫情的重重干扰,中心领导班子组织全体职工针对疫情下如何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专题研讨,集思广益寻找推进工作突破点和新途径。经研究,科教中心决定改变既往工作模式,取消召集农民开展集中培训和面对面授课的传统方式,通过农村广播、编发短信、微信推送、电视专栏讲座等多种方式,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绿色栽培模式、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开展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的技术推广学习工作避免人群聚集的同时,全面满足农民开展备春耕生产技术指导需求,提高农业科技指导的到位率。实践证明这些新措施适时得当,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和肯定。

创新方式,拓宽渠道

针对当前农民教育培训服务方式手段单一的实际情况,科教中心领导又责成专人对现有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进行了升级改进,在平台内部添加了党建、扶贫等新的工作模块,增加了最新农业技术推广、国家农业农村政策解读及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内容,使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更具有时效性、指引性和实用性,并成为党建、扶贫工作宣传的主阵地和开展农民微教育微培训工作的新平台。    

细化服务,提升质效

跟踪指导服务工作一直是科教中心强化培训效果,提升服务质效的重要手段。为帮助农民学员解决疫情期间生产中的遇到的实际困难,科教中心进一步丰富了跟踪指导服务手段,细化了服务内容。通过电话和微信群对培训学员开展回访沟通,及时了解学员在备春耕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生产需要,并组织农技人员和农业专家以电话咨询视频答疑的方式给与解答指导;通过建立培训跟踪指导服务微信群,积极搭建学员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开展跟踪服务,促进学员间开展互助合作,共同发展。近3个月来,微信服务群利用率大幅提升,农民学员在服务微信群发布的农技信息、供求信息等达60余条,即实现了信息共享在线学习,又实现了互助发展合作共赢。

苦练内功,建强师资

一直以来中心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全市农广师资的培养和储备,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以青年教师培养和骨干教师培育为重点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疫情期间,针对大规模集中培训受阻的实际情况,中心领导调整工作思路,在市校内部组织了青年教师岗位技能大练兵活动,要求青年教师自主学习课件制作开展教学练兵,苦练内功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和水平。另外,3月初组织全市任课教师参加了省校网上教学云班课培训及微课制作评比大赛。通过开展线上培训增强一线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目前,全市农广教师网上培训工作进展顺利,青年教师深受其益,运用新式教学手段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和培训的能力明显增强。

困难是块试金石,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的领导班子在疫情面前没有踯躅不前,以敢于担当,勇于破局的无畏迎接了挑战,更以审慎科学务实得力的创新举措打破了僵局,确保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稳步推进深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