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25年说课大赛成功举办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富民兴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 【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实施“三级跳”调训培训模式助力高素质农民思想技能“双提升”
- 【长春】新农人联盟谋发展 村支书领富显担当
- 【长岭】县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
- 【伊通】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召开“吃空饷”问题治理工作会议
- 【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上半年中专班结业考试
-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习近平: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 【省校】同台竞技展风姿 再“说”促教有新高——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说课大赛正式开赛
- 习近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吉林:实施两大工程打造全国“大肉库”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年产农作物秸秆4000多万吨。加快秸秆饲料化利用,发展草食畜牧业,意义重大。
4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实施“秸秆变肉”工程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省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国华表示,十四五期间,吉林省将实施“秸秆变肉”和千万头肉牛两大标志性工程,打造全国“大肉库”。
张国华介绍,2020年10月16日,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以发展肉牛、肉羊、奶牛和梅花鹿四大产业为支撑,构建秸秆饲料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同时,吉林省是全国重要的优势肉牛主产区,肉牛总量规模、质量标准、种源建设等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明确提出发挥畜牧业的中轴产业作用,实施“秸秆变肉”标志性工程,启动1000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建设承载粮食及副产物转化增值的畜牧大产业,打造全国“大肉库”。
张国华说,为加快推进“秸秆变肉”工程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和《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2个政策性文件,从5个方面助力两大工程实施。
支持秸秆饲料化利用。加快秸秆饲料化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产品研发,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秸秆资源就地转化、就近利用、过腹增值。
支持秸秆养畜集中示范区建设。在全省选择一批基础好的县市、乡镇和村屯,加快推进秸秆养畜集中示范区建设;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县(市),整乡、整村推进牛羊鹿养殖,形成一乡一品、数村一业的产业格局。
支持肉牛保险和投融资创新。鼓励支持有实力的大型企业牵头设立肉牛产业发展基金;鼓励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开展肉牛政策性保险,每头牛最高保额由1万元提高至1.5万元,保费不变;鼓励银行通过保险抵押开展肉牛贷款业务,对符合条件的肉牛养殖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给予贴息。
支持肉牛大县加快发展和基础母牛扩群增量。对年度新增肉牛存栏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每年在中央和省级可用于支持畜牧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时给予奖励;对肉牛养殖企业从国外新引进符合农业农村部标准的基础母牛,规模超过50头的按照每头3000元给予一次性奖补,单个企业补助不超过500万元;从省外新引进基础母牛见犊的,规模超过50头的按照每头1000元给予一次性奖补,单个主体补助不超过200万元。(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上一主题: 解决肉牛产业融资难题,吉林省“放大招”
下一主题: 科技智耕有能力 政策稳耕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