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25年说课大赛成功举办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富民兴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 【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实施“三级跳”调训培训模式助力高素质农民思想技能“双提升”
- 【长春】新农人联盟谋发展 村支书领富显担当
- 【长岭】县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
- 【伊通】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召开“吃空饷”问题治理工作会议
- 【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上半年中专班结业考试
-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习近平: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 【省校】同台竞技展风姿 再“说”促教有新高——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说课大赛正式开赛
- 习近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吉林延边:桑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仲夏时节,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八家子镇,道路两旁矗立的“桑黄小镇”展示牌格外醒目。一栋栋桑黄大棚里,整齐摆放的深棕色菌段上,长着形似人耳的金黄色桑黄。
桑黄,又称“森林黄金”,这种因寄生于腐烂桑树而得名的真菌,以其重要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备受追捧。近年来,延边地区的广大农民将桑黄从森林“请”进了大棚。温度、湿度、菌袋配方……经专家指导,在一次次试验之后,终于成功栽培出了“森林黄金”。
八家子镇党委副书记王世明介绍,八家子镇地处海兰江中游,平岗平原上段,区位优势较好,环境无污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具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桑黄繁育生长的黄金地带。
“像这样的新兴产业,后续产业链有巨大发展空间。如果把桑黄产业做大做强,会拉动全镇的经济发展。”王世明介绍,“但是,由于之前缺少发展资金,该项目一度被搁置。”
2018年,随着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开展,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与和龙市结成帮扶对子,桑黄项目迎来了发展机遇。八家子镇获得宁波援建帮扶资金1765万元,流转该镇南沟村、河南村35公顷土地,种植71.8万袋桑黄,桑黄产业正式启动。
据介绍,桑黄种植项目实行八家子镇出“土地+劳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出资金、当地科技公司出技术的开发模式,实现了资金、技术、种植、后期加工、市场营销的一条龙产业链条 ,保障项目全程无忧。
王世明告诉记者,贫困人口年龄大、体弱多病、没技术等问题,是当年挡在八家子镇致富路上的一座大山。如今有了桑黄种植基地,村民们有了劳动致富的新机遇。
“年纪大了也没啥活儿干,一年家里收入只有3000多元,还不够我老伴吃药钱。”回忆起以前的日子,年近7旬的南沟村村民徐明福直摇头。
徐明福曾是八家子镇1368名贫困人口中的一员。如今,他在桑黄基地负责大棚的通风、喷水工作。“工作不累,还能照顾家里,一年到手1万多元。年底还有分红,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他说。
目前,桑黄基地产业收益已经扩容覆盖到6个行政村,通过向脱贫户流转租赁土地、参与运营就业、利润统筹分配三种方式,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近年来,和龙市先后投资2.2亿元,建设桑黄大棚1300栋,年销售收入2.6亿元,使6700多名脱贫户通过桑黄产业分红增加收入,并吸纳500多名脱贫户就业,走出了一条“育桑黄、木生金”的乡村振兴之路。(新华社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