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25年说课大赛成功举办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富民兴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 【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实施“三级跳”调训培训模式助力高素质农民思想技能“双提升”
- 【长春】新农人联盟谋发展 村支书领富显担当
- 【长岭】县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
- 【伊通】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召开“吃空饷”问题治理工作会议
- 【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上半年中专班结业考试
-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习近平: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 【省校】同台竞技展风姿 再“说”促教有新高——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说课大赛正式开赛
- 习近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长春】聚焦粮食安全主题 突出内外需求主导 全力打造农业精英人才
麦秀两岐、仓箱可期。9月19日至21日、9月23日至25日,值此“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高素质农民暨英才培育项目先后在榆树市和农安县拉开帷幕,共有来自长春市各县(市)区91名优秀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负责人等农业产业带头人参加了培训。六天的培训学习,课堂与田间交错、理论与实践融合、线上与线下同步、施教与求学并行,可谓收获满满,获益良多。
宣讲培训意义,激发学习动力 高素质农民与英才培育项目同步推进,为本次培训提出更高要求赋予更高使命。在开班仪式上,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主任姜岩做了深入动员讲话,阐述了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长春市首次组织实施农业英才培育项目,期望通过培训重点打造一批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带领农民科学种田、引领农民增收致富过程中的农业精英人才。希望全体学员珍惜培训机会,加强学习,注重沟通,学用结合,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充当好产业发展领头雁,用自身实力影响并带动身边更多的农民接受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全面提高我市农业生产发展能力和农业技术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创新学习形式,强化专业特色 我市面对今年春季突发疫情、夏季持续低温多雨及洪涝灾害等不利影响,多措并举全力抓好粮食生产。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本次高素质农民暨英才培育项目的专业设置为玉米高产技术,培训内容涵盖了玉米保护性耕作与黑土地保护技术、精准条耕模式应用技术与配套机具使用、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榆树市玉米生产现状、玉米高产技术、如何实现土地快速集约规模化经营、推进全程机械化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等。同时,为提高参训学员政治站位及农产品营销能力,还设置了党史教育和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等课程。
在培训形式上,职教中心减少了室内教学比重,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把培训办在大地上。9月20日,在榆树市100公顷的农业科技示范园,长春市领导刚刚参观考察的足迹尚有余温,职教中心培训班一行就踏上这片充满现代气息、粮食丰收在望的美丽园区。榆树市农广校杨洪涛校长热情洋溢地为学员详细讲解了整个园区的发展状况。智慧农场、生态农业示范区、米豆间作区、杂粮种植区、128个玉米品种展示区......学员们手捧着金灿灿的籽粒饱满的玉米棒,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询问了比较感兴趣的玉米品种及其管理方式,杨校长围绕玉米品种选择、耕作播种、合理密植、肥料投入、田间管理等关键措施和技术规程进行了讲解,并现场解答相关技术疑惑,学员们也都相互交流了各自多年的种植经验。在大豆和玉米间作试验区,杨校长介绍了2:2(两行大豆两行玉米)和4:4两种种植模式的优缺点,“2:2便于通风,4:4便于机械操作,而在于药物防治方面,米豆间作需要错时进行”,杨校长言简意赅地讲解道。说起玉米病虫害防治,杨校长进一步强调:一定要提高生物防治意识,用好赤眼蜂这个有力武器,兼顾好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9月24日,学员们先后走进农安县鑫乾农机合作社、顺民心农机专业合作社、乾溢联合社,在边看边聊中,学员们愉快地享受着现场教学过程。驻足在2022年长春市玉米高产竞赛项目示范基地,80后退伍军人、曾上过新闻联播的鑫乾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王尚乾与同学无私分享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玉米根系非常茂盛,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比普通耕作地块玉米根系明显提高”,王尚乾用切身体会传达着玉米保护性耕作的诸多优势。职教中心姜岩主任作为此地块玉米高产竞赛项目技术负责人,仔细查看了玉米的生长状况以及玉米棒的成熟度,并向学员介绍了竞赛地块的玉米品种、种植模式、管理过程以及生物防治措施等方面,同时,他动员全体学员也要积极参加玉米高产竞赛项目,通过生产实践,为促进我市玉米增产、高产贡献力量。王在新既是一名村支书,也是顺民心合作社理事长,他从合作社三产融合的管理方式,谈到未来农业品牌的发展战略,无一不透露出他现代先进的管理能力。徐国臣作为乾溢现代农业的总经理、老大哥,于2021年斥资筹建了集研、学、吃、住为一体的农民实训基地,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农民企业家的情怀和诚意。他与同学们分享了乾溢“党建政策引领牌、农场主自营成本最低牌、保证基础农户利益牌、挖掘自身增值空间利润牌”的“四张王牌”,课堂气氛热烈,学员深受启发。刘晨是一名高级农技师,是榆树市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协会会长,他从条耕模式的应用背景、技术优势、机具应用、操作要领以及秸秆覆盖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等方面与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市农业机械研究院副院长王立斌关于玉米保护性耕作与黑土地保护技术解读,进一步提升了学员黑土地保护的意识。可以说本次课程设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可操作可复制性较强、让学员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技术和技能。
聚集农业精英,共讨种粮之经 本次培训,职教中心筹划已久,姜岩主任多次召集相关教师研究培训生源、专业设置、培训形式以及项目落实等事宜。依托2021年长春地区保护性耕作培训班人员班底,在此基础上,由他们推荐身边典型种粮能手加入到班级中,构成了从年龄层次、文化程度、产业规模、政治面貌等方面都更加优化的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91名学员男女比例为73:18;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学员占40.6%;50岁以下学员占83.6%;中共党员23人,村两委成员10人。有20多名学员参加过长春市农业经理人培训,其中刘晨、王尚乾、王在新、徐国臣既是本次培训班的成员,也是培训师资,他们的双重身份为本期培训赋予更深意义。丛百元、马占有、常亚宾、闫国庆、姚雪莹等学员在促进我市粮食生产、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农业精英。从2015年长春市农业经理人培训至今7个年头,职教中心见证了他们一步步成长的足迹,通过多次的学习历练,他们走向台前与同学分享创业经历、致富带富理念以及宝贵的种植经验,充分体现出农民教育培训的最大价值。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在结业仪式上职教中心姜岩主任对学员谆谆寄语:高素质农民培训和英才培育项目既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希望学员学习结束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尽快组织农户做好秋收准备工作,注重减少机收粮食损耗、做好仓储准备、科学处理田间秸秆,强化黑土地保护意识,引领广大农民群众践行“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发展理念,为推进我市保护性耕作进程努力探索,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长春校 徐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