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高素质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植专业三班培训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08日    浏览次数:1555

 123

2022年9月23—10月2日,伊通农民科技教育中心承办的高素质农民玉米种植专业培育三班,在营城子镇赵二宴席楼圆满完成为期10天的学习,来自营城子镇各村屯的合作社成员、家庭农场主及种田大户30名学员参加培训。伊通农民科技教育中心不断创新培育模式,在加快农民素质提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多方好评。

伊通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创新培训机制,坚持“需求为导向、产业为主线、分类来施策、全程来培育”的原则,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保护黑土地、保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来设置课程。开设《秸秆综合利用》、《休闲农业》、《红色教育》、《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机肥还田》、《农业机械操作》、《智能手机应用》、《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等理论课;实训课安排参观蟹田稻、大榛子基地、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专家现场授课,现场提问、现场解答环节,让学员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期间还安排了综合素养课、专业能力课、能力拓展课,均由基地的资深专家、高级职称的老师授课,即有理论深度,又有实际经验,极大地提高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

456

伊通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始终把提高培育的质量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重要课题,摸索并调查研究。通过与乡镇主管人员和有学习意愿的农民对接、询问等方式,来科学设置培训内容。为提高培育效果,本次培训特别安排一堂综合素质教育课,由农民科技教育中心高级讲师孙继春专题授课,利用每天的下午,讲授《如何做一个高素质的人》。内容包括对人讲礼貌,诚实守信;衣着得体,坐有坐样,站有站相;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遵守交通规则;不污辱他人,背后不说闲话;提高素质就要多学习,多参加培训,多学技术,多学本领。并兼任教练,每天对班级学员进行严格的团队训练,通过标准化、正规化、军事化的演练,按军人的标准要求学员,锤炼队伍,使学员们的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孙继春老师强调,高素质不仅体现在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和会管理上,也体现在言谈举止中。高素质培育班,必须有严明的纪律;高素质培育班,必须有严格的老师。要成为高素质农民,首先从遵守时间、从遵守纪律做起。试想,一个班级如果没有时间观念,没有纪律约束,必然是一盘散沙,肯定是混乱不堪,何谈高素质?

2022年9月27日—10月1日为5天的实训课学习阶段,高素质农民培育三班学员先后来到伊通景台大榛子基地、伊通蟹田水稻公园、马鞍大樱桃基地和马鞍金辉种植专业合作社4个实训基地学习。学员们全体着装迷彩服,统一佩戴口罩,军事化,象当兵的一样,一下车,就整齐地排列成四排队伍。由教练整理队形,教练喊“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学员们齐声高喊“转变思想,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建设家乡!”然后学员高唱队歌《歌唱祖国》。看到整齐的队伍,看到训练有素的学员,马鞍大樱桃基地的工作人员高度称赞:“这是哪来的队伍,这么整齐,真有素质啊!”在马鞍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孙彦辉不住地夸赞:“你们的队伍整齐,口号响亮,象军人一样,确实有素质,展现出了高素质农民的精神面貌。”(伊通校 孙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