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25年说课大赛成功举办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富民兴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 【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实施“三级跳”调训培训模式助力高素质农民思想技能“双提升”
- 【长春】新农人联盟谋发展 村支书领富显担当
- 【长岭】县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
- 【伊通】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召开“吃空饷”问题治理工作会议
- 【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上半年中专班结业考试
-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习近平: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 【省校】同台竞技展风姿 再“说”促教有新高——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说课大赛正式开赛
- 习近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松辽沃野孕育“农业芯片”
位于公主岭市刘房子街道的长春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园里,中科院、省农科院等20多家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优质玉米品种数据采集和分析研究。
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优质品种科技创新、对种业企业大力扶持以及加大对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等一系列举措,正让我省种业振兴的步履更为坚定与铿锵。
保护利用种质资源,搞好种业科技创新。蛟河市庆岭镇农民吴连和种了48年的老玉米品种有着成熟晚、口感黏的特点。9月,吴连和的玉米刚成熟就被吉林省农科院的专家当做“宝贝”买走了。
近年来,我省一直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工作,先后组织44个县(市、区)开展普查与收集行动,组织13个县(市、区)开展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工作,目前已收集1902份,上交1448份。
保护好利用好种质资源,也是为了更好地搞好种业科技创新,筑牢农业根基。
目前,我省以省农科院为牵头单位,联合全省近40家科研院校、种业企业,组建作物育种联盟,着力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工作,不仅开展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测试和成果转化,还加强了品种试验监管。对农业农村部批准创建的公主岭市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和抚松县国家现代农业(人参种业)产业园等,积极加强园区硬件软件建设,努力打造种业产业创新高地。
壮大种业企业,筑牢农业根基。在吉林省鸿翔农业集团鸿翔种业有限公司的制种田里,一穗穗玉米正在变成一颗颗优质高产的种子。
近年来,我省种业企业得到了很好的扶持。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扶优做强种业企业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6个方面19条支持种业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2022年利用种业发展基金为4家种业企业融资0.48亿元,利用“强种贷”项目为24家种业企业融资1.448亿元。目前,全省持有效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业企业320余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7家。
做好保障工作,为种业振兴保驾护航。近年来,我省不断提升制种供种保障能力。对农业农村部认定的2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和1个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利用国家奖补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加工能力。同时,认定7个省级种子(苗)繁育基地,投入70万元提升制种条件。2022年省级共设置新品种展示评价基地10个、面积1070余亩,安排玉米、水稻、大豆等展示评价品种756个次,并举办常规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现场观摩活动,推动新品种推广应用。
目前,我省种业企业制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能够满足全省主要农作物种植需求。
良种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达45%以上。“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不断加大种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大力推进全省种业振兴工作。(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