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回访探需求 服务更精准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02日    浏览次数:1588

1 (2)

一年之际在于春,这年味刚刚散去,2月24日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组织四位教师对九台区和莲花山开发区的部分高素质农民学员进行跟踪回访,并结合冬春科技培训就学员在备春耕过程中遇到的农业技术问题进行跟踪指导,以及了解学员的学习需求。

第一站来到九台区兴隆镇小荒地村的潘丙国家中,他的德强家庭农场,近些年的保护性耕作做的有声有色,已经辐射到周边乡镇七八个村屯,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人们更愿意跟着他干。他主要是利用玉米秸秆全量还田耕种方式从事农田代耕代管。他从2017年开始就采用秸秆还田,至今已经有六个年头了,可以说经验丰富,与中科院、省农科院都有合作项目。秸秆全量还田对黑土地保护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秸秆腐蚀后能培肥地力,增加有机质含量,不仅可以给当季玉米供应养分,而且减少化肥使用量,改善玉米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在对话中了解到,他上一年代管土地有260公顷,今年的接近1000公顷,让周边70%的农民都能通过保护性耕作受益。除了在农业生产中带动周边农民开展保护性耕作外,他还组建了一个有近500人保护性耕作微信群,在微信群中宣传讲解秸秆全量还田种植技术方法,同时,快手直播平台也是他宣传的主阵地。在回访期间,有慕名而来的农民驱车到他这里学习技术经验,据他说最远有蛟河、通榆、公主岭等地村民过来学习,在询问他对培训学习还有什么想法时,他表示想去农业做的更好的地方去看一看,学习一些新知识应用于现在的农业生产。

2 (2)

在九台区福满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我们见到合作社的带头人张东彪,我们赶到时他刚从收粮地回来,他是在培训班上与潘丙国认识的,并开始采用秸秆全量还田的保护性耕作模式进行玉米种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上一年种植面积100公顷的基础上,今年的耕种面积将达到180公顷,他十分感谢同学对他的帮助,希望以后他也可以帮助更多人认识这种种植模式。

最后我们一行人又去莲花山附近几名学员家中,在询问最近生产打算时,他们预计在三月中旬进行水稻育苗,希望在之前能了解一下水稻育苗有什么新技术,并想有机会学习水稻育苗后棚室再利用的技术等。

“每次学习都是一个‘朋友圈’的扩大,只要有想法肯干,一定会有老师和同学指导并且愿意帮忙,比在家自悟真是强太多了。”学员们表达了对学习效果的肯定和继续参与的意愿。(长春校 刘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