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论实训相结合 培育高素质农民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1日    浏览次数:1798

迎春三月,根据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要求,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四位教师组织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学员,从3月13日到3月17日,进行为期五天的长春、辽源、梅河、四平等地理论学习和实训学习。效果显著,学员收获满满。

1

长春市农业农村局孔令波副局长第一堂,他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从长春市农业农村发的基本情况及乡村治理模式到中央号文件的解读,以及长春市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任务我国实现种业肥料自主生产定制化农业未来展望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分享了许多农村致富经验同时他也对我们这批学员寄予厚希望大家学习研究机械化,实现农村机械化,希望大家要坚持学习,坚定信心,提高自身素质,带领广大民走向富裕奔小康。

吉林省农科院设施蔬菜专家金荣德研究员为参训学员讲授的课程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我们的设施农业何去何从,他详细分析设施农业现状和遇到的问题,设施农业各种作物的营养需求配比及田间管理、病虫害治理,并给出具体建议,学员纷纷咨询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金老师一一解答。

植保无人机教师讲解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情况及作业特点,无人机喷洒农药具有高效利用药物省人工、不受地势影响、人员安全等特点,并现场演示操作技术,种地大户对植保无人机使用信心满满,又仔细询问了品牌、价格、植保施肥效率、操作技术要领等问题。

辽源市明绿色禽蛋养殖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王明乾分享十几年来,合作社成长历程,合作社以生产健康安全的鸡蛋为目标,蛋鸡的养殖生产的过程中全程不使用抗生素从而使所产鸡蛋不含抗生素也无重金属和药物残留,致富不忘乡亲,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实现蛋鸡年收入增加8000多万元创造的够够够品牌被吉林省评为著名商标,成为吉林省农民创业就业的典范

2

梅河口市知北村,各种东北民俗文化一应俱全,学员纷纷表示仿佛回到童年时代,在感受东北乡村巨变的同时,学员们感受颇深,对建设自己的家乡、带动家乡致富信心油然而生。

位于东辽县凌云乡平川村的华宇家庭农场,以生猪黄牛蚯蚓林下鸡水果蔬菜沙棘果中草药鸡蛋等项目实现绿色循环农业生产绿色无公害现代农业特色产品,注册了于大丫牌蚯蚓鸡蛋标,带动周边60多户农户共同致富创收农场主于华详细分享了她的创业故事并带领大家参观养殖场通过不断学习增长知识和本领,探索出的生态循环系统技术已经成熟,通过以引进蚯蚓养殖这一重要载体,实现农场从原来的单一养猪转变为猪蚯蚓等多元化养殖体系,彻底解决了困扰现代养殖体系中畜禽粪便带来的卫生环保问题大幅增加收入的同时,降低了经营风险体现着农业的大智慧学员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合作蚯蚓养殖致富意愿强烈。

在梅河口市设施蔬菜园区,学员现场聆听蟠桃、樱桃、西红柿、无土草莓等种植技术讲解,并详细询问栽培过程中选种、育苗、定植、苗床水肥管理、温度调控、北方保温大棚建设等过程管理方式方法。

辽源市朝阳村,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村支部讲解员带领大家来到党建主题公园、红色党史馆、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图书馆、村史馆等教育基地讲解朝阳村是如何实现一个特困村人人羡慕的“首富村”逆袭的经历。朝阳村党总支书记韩丽与大家热情交流朝阳村成长经验,她心心念念的就一件事:让村民富起来她做到了。

   在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李彦利副院长为大家分享了精彩的水稻优质米栽培课程,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水稻优质米品种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水土条件,到优质米栽培技术等,学员们全神贯注聆听,仔细记录每个环节技术要领。

联重科的科技人员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方式全程讲解了水稻机械有序抛秧技术,集中了机插秧、人工抛秧、机械无序抛栽的优势解决了从人工抛秧到机械抛秧,从无序栽培到有序栽培的技术难题,达到了抛纵横有序株距均匀、密度可控的技术效果,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高度结合解决劳动力短缺,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促进稻农增产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此次学习得到梅河口市农广校的大力支持,胡校长亲自为大家安排行程,详细介绍梅河特色乡村、乡村振兴示范模式、参观设施农业。通过几天的学习,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感想颇深,通过学习,不仅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也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激发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中学习过硬本领,做好传帮带作用信心,带领村民科学种植养殖,带动周边村庄建设美丽乡村,达到共同致富目标。(长春校 曾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