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25年说课大赛成功举办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富民兴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 【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实施“三级跳”调训培训模式助力高素质农民思想技能“双提升”
- 【长春】新农人联盟谋发展 村支书领富显担当
- 【长岭】县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
- 【伊通】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召开“吃空饷”问题治理工作会议
- 【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上半年中专班结业考试
-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习近平: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 【省校】同台竞技展风姿 再“说”促教有新高——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说课大赛正式开赛
- 习近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物联网赋能长春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物联网的出现为农业和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它通过将传感器等设备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
近年来,长春市农业物联网的发展驶入快车道。目前,仅九台区、双阳区就建设了23处玉米生产监测站、20处水稻生产监测站、20处畜牧业标准化监测站;在5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0栋温室设置作物监测点,配套开发监测监控软件系统,监测总面积达到430余公顷,辐射面积2150公顷。43处农业环境监测预警站采集农业生产环境数据12类,监测温室作物品种26个,为打造区域农作物生长全过程数据档案及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奠定了基础,为黑土地保护设置了科技屏障。
农业物联网让农民更能读懂土地和农作物。通过在农田中设置传感器网络,农民可以实时了解土壤的湿度、温度、养分含量等关键参数,这些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到云端,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查看。这样,农民就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进行精确的灌溉、施肥和农药使用,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率。传感器还可以监测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包括生长速度、病虫害等,通过这些数据,农民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避免作物受到严重损害。
农业物联网解放了劳动力。农业物联网提供了远程监控和操作的能力,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监控农场的情况,包括温室的温度、水肥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在需要的时候,农民可以通过远程操作调整温室的环境,启动或关闭水肥设备等,其间农民不需要到现场,这不仅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还提高了工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农业物联网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它可以帮助农民进行精确的灌溉和施肥,从而减少水资源和肥料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帮助农民监测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实际上,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不仅局限在农业生产上,在乡村治理方面也大有可为。例如,通过“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和智能监测手段的应用,九台区实现了全部283个行政村环境治理智能监控、村容村貌实时监控、21万公顷农田秸秆焚烧智能巡查与报警、5个林场的防火监测报警、5万亩贡米基地标准化生产实时监控等服务,有效促进了乡村数字化治理模式发展,提高综合治理能力。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相信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持续推广,必将为长春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长春日报)
上一主题: 《乡村工匠“双百双千”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印发
下一主题: 安图县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的“庭院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