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25年说课大赛成功举办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富民兴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 【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实施“三级跳”调训培训模式助力高素质农民思想技能“双提升”
- 【长春】新农人联盟谋发展 村支书领富显担当
- 【长岭】县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
- 【伊通】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召开“吃空饷”问题治理工作会议
- 【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上半年中专班结业考试
-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习近平: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 【省校】同台竞技展风姿 再“说”促教有新高——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说课大赛正式开赛
- 习近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长春:用科技支撑“大国粮仓”
“之前只是听说,在这里上班之后,才发现灵芝是这样长的,经济价值也特别高,这样一来,我们增收致富的门路又宽了。”李明启说。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近几年,双阳区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渠道、多方位、多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农机农艺结合 省时省力增效
21日,在榆树市环城乡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田里,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迅速作业。 张欣禹 摄
收割、晾晒、脱粒、烘干、储粮、卖粮……这是传统的秋收环节,但在榆树市环城乡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利用玉米籽粒收割机,在收割过程中直接将玉米脱粒,从而完成一站式秋收。
21日,记者走进榆树市环城乡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田里,只见三台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和一台玉米籽粒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在几轮机器轰鸣声后,一车金灿灿的玉米粒呈现在眼前。
“有了籽粒收割机,一公顷地不到50分钟就能完成籽粒直收。不但省时省力,降低人工成本,还减少了鼠嗑鸟啄造成的粮食损耗。”合作社负责人马占有告诉记者,籽粒直收可以减轻人工脱粒的工作量,不过“籽粒直收要求特定的品种和我们的栽培技术相结合,收割时水分含量低于25%左右才能操作。”
通过采用农机农艺相结合、良种良法相结合的种植方式,增益合作社全面推广并采用秸秆全量还田深翻和条耕模式,再加上年初选种的时候,选择一些耐密植的品种,与农机农技搭配,1公顷能收获16500公斤到17500公斤玉米。
“现在玉米不落地,收完直接送烘干塔,比过去早20多天结束秋收,玉米在粮仓总共也待不上几天,避免出现陈粮的情况。”马占有说。如今,合作社的粮食按订单卖,土地按托管、流转模式种,再加上籽粒收割机大显身手,1公顷地能节省400元到600元的成本。
辅助驾驶让“智能”融入农业生产
“辅助驾驶让农业生产不再是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儿。”19日,看着辅助驾驶收割机在自家地里的精彩表现,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村民段俊辉忍不住感叹道。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指令发出,一台辅助驾驶收割机驶向农田深处,借助卫星定位系统,沿着田垄匀速前进。
辅助驾驶,是一种在汽车领域常见的技术,如今也应用在农业生产场景中。陈家店村示范推广了“生态无人农场”,将农机辅助导航、农机无人驾驶等智能化技术融入日常农业生产。
“加满油、选好地,农机就可以自己干活了!”众一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忠国表示,凭借“云端”系统平台和辅助驾驶等设备的联动配合,合作社越来越多的地块实现了智能化作业,2022年有100公顷土地使用辅助驾驶农机进行播种和收割,今年增加到200公顷。
仔细观察这些农机,均配备了传感器,在行驶中能够自动监测行进速度、距离、遗漏情况等。一旦出现问题,系统会实时发出提示,确保农田作业顺利进行。
陈忠国介绍说,“无人农机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行驶路径直、轨迹偏差小等特点,使秋收工作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我们现在拥有240多台现代化农机,全村650公顷土地全部统一经营,只需要6个人就能完成日常管理。”(长春日报)
上一主题: 抚松县万良镇入选首批 “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下一主题: 金色“丰景”——辽源市秋收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