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25年说课大赛成功举办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富民兴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 【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实施“三级跳”调训培训模式助力高素质农民思想技能“双提升”
- 【长春】新农人联盟谋发展 村支书领富显担当
- 【长岭】县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
- 【伊通】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召开“吃空饷”问题治理工作会议
- 【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上半年中专班结业考试
-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习近平: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 【省校】同台竞技展风姿 再“说”促教有新高——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说课大赛正式开赛
- 习近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黑土地里“打擂台”——长春市2023年玉米高产竞赛测产见闻
10月23日,在榆树市五棵树镇广隆村一片农田里,一排排玉米植株挺拔整齐,天雨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收割机往来穿梭,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但与其他玉米地块不同,一条条黑色管线在田间若隐若现,仔细观察管线上面每隔30厘米左右还有一个小孔。
“黑色管线是做什么用的?”记者问道。“这是滴灌设施,播种时随种子一起埋进土壤,为玉米生长源源不断地输送水肥。”随手拿起一穗玉米,合作社理事长丛百元眉宇间透着自豪,“这片地运用了水肥一体化模式,每公顷密植8万株,3万斤高产不成问题!风调雨顺的年头可不是总能遇到的,用上好技术才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局。此外,合作社还通过这一模式参与到高产竞赛中。”
丛百元口中的高产竞赛,正是长春市连续两年开展的玉米高产竞赛。选点、测距、取样、称重、脱粒、记录……连日来,长春市农技人员奔走在各高产竞赛项目地块,忙着测产验收,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秸秆还田、苗期深松、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全市玉米高产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模式。
“不同品种、模式、技术之间的竞赛,旨在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因地制宜推广好品种、好技术、好方法。”在农安县前岗乡永德村的高产竞赛项目地块,长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费友提着一袋玉米样品表示,“今年整体测产情况不错!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为主线,玉米高产竞赛力争打造一批高产高效攻关示范区,集成一批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培育一批农业生产骨干力量。”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作为“黄金玉米带”上的产粮大市、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产出更多的粮食?长春市一直致力于通过科技力量,实现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增加粮食总产量的目标。今年,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全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单位、科研推广单位、农业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玉米高产竞赛,评审通过29个竞赛项目,掀起一股“比、学、赶、帮、超”的增产增收热潮。
粮食想增产,好种、好地、好技术是关键。在榆树市五棵树镇正义村高产竞赛项目地块,经过农技人员反复测量,10.98公顷玉米地块保苗株数远高于常规地块。“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高产的基础。”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主任姜岩表示,在做好黑土地保护的前提下,采用玉米秋季深翻秸秆全量还田耕作模式,配合绿色防控和喷施叶面肥等技术,他们把雨养种植玉米的单产提高到每公顷3万斤左右。
“三分种,七分管”,田间管理是玉米高产的重中之重。在高产竞赛项目实施中,长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农机、植保、土肥等行业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攻关专家组,对各参赛项目进行跟踪管理,精确把握土壤质量、种植时间和施肥技术,保障玉米的增产潜力充分发挥。
通过探索和应用新品种、新方法、新模式,全力打造玉米“吨粮田”样板,“解锁”玉米地里的丰产密码。主攻单产、以点带面、示范引导……以推进高产优质多抗品种更新换代为突破口,集成推广高产稳产、节本增效技术,发挥优良品种优势,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长春市开展的玉米高产竞赛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推动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粮食总产量突破250亿斤提供了有力支撑。(长春日报)
上一主题: 通榆:红辣椒“串起”火红日子
下一主题: 辽源:抢抓农时忙生产 颗粒归仓保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