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25年说课大赛成功举办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富民兴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 【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实施“三级跳”调训培训模式助力高素质农民思想技能“双提升”
- 【长春】新农人联盟谋发展 村支书领富显担当
- 【长岭】县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
- 【伊通】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召开“吃空饷”问题治理工作会议
- 【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上半年中专班结业考试
-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习近平: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 【省校】同台竞技展风姿 再“说”促教有新高——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说课大赛正式开赛
- 习近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抚松县:绘就乡村和美画卷
行走在抚松大地,生态美景随处可见,特色产业势头强劲,说不完的乡村振兴故事、唱不够的幸福欢歌,荡漾在松花江上游……
抚松县以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先行区为引领,全面抓好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持续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不断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突破。
夯实产业基础,构建发展优势。抚松县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功承办2023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抚松人参”荣获第二批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称号,人参种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顺利推进,吉林参王植保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抚松县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入选国家典型案例。加快开发松花江生态经济带,谋划推动项目28个,总投资27.55亿元,乡村旅游新业态不断丰富;加大投资力度,实施产业类项目16个,东岗镇沿江村等3个村被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万良镇获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荣誉称号。
突出党建引领,加大人才引进。抚松县围绕抓规范、抓管理、抓提升、抓引领,全面提升乡村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推动村党支部书记承诺事项1986个,兴隆乡南天门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典型示范村。深化“参乡英才”四项计划,开辟引才“绿色通道”,招录急需紧缺型人才9人,招聘基层治理专干215名。集聚域内外54名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乡土专家库”,推动各级专业人才零距离助力乡村振兴。
深化文化赋能,乡村焕发活力。抚松县不断加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力度,全力建设独具抚松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持续打造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新的增长点,大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了点面结合、系统完备的文化产业体系,被认定为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落实文明乡风“十个一”工程,组织5000余名志愿者有序开展“学雷锋 树新风”等移风易俗主题实践月活动。打造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和东岗镇大碱厂村2个“十个一”工程文明乡风试点。
建设和美乡村,擦亮美丽底色。抚松县持续推进“六域”党建引领“三城”创建,全县130个行政村全部纳入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被认定为整建制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点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清理农村道路、沟渠1750多公里,创建干净人家2500户。实施“全域达标、百村提升”工程,创建省级干净整洁型村庄71个、宜居型村庄31个、生态型村庄8个。黄家崴子小型污水处理站式水冲厕所试点建设顺利推进,建成全省首批全数字化覆盖村庄。高质量开展黑土地保护,新建高标准农田3.3万亩,联农带农效益明显。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共计投放鱼苗27.5万尾,有效修复松花江水域生态环境。(吉林日报)
上一主题: 长春市“菜篮子”量足价稳
下一主题: 农安县合隆镇——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