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25年说课大赛成功举办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富民兴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 【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实施“三级跳”调训培训模式助力高素质农民思想技能“双提升”
- 【长春】新农人联盟谋发展 村支书领富显担当
- 【长岭】县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
- 【伊通】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召开“吃空饷”问题治理工作会议
- 【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上半年中专班结业考试
-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习近平: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 【省校】同台竞技展风姿 再“说”促教有新高——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说课大赛正式开赛
- 习近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汪清:科技创新让木耳变成“黑色瑰宝”
在汪清县天桥岭镇的汪清桃源小木耳生态产业园里,“科技”和“创新”贯穿于木耳全产业链。这座智能化工厂的诞生,离不开吉林省企业“创新达人”企业家、汪清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芳对科创的坚持。
汪清县人工种植木耳已有40多年的历史,早在1995年就被国务院命名为“木耳之乡”。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汪清县木耳种植处在“靠天生耳”阶段,农民自己生产的菌包成活率低,质量难以保证。2016年,孙永芳回乡探亲时,了解到汪清木耳产业发展的情况,决心打破现状。2017年,他成立了汪清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并在汪清木耳专业镇天桥岭镇投资4亿元建起了桃源小木耳生态产业园项目。
走进产业园的办公大楼,一个带有“汪清智慧气象新媒体平台”的显示器映入眼帘,屏幕上不时更新着汪清县的彩色云图、空气质量和降雨等气象情况,为木耳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我们把现代工业生产理念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在品种研发、数据采集、质量控制等环节融入科技。”据孙永芳介绍,为打造集黑木耳三级菌棒智能化生产、黑木耳立体智慧栽培示范、黑木耳精深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木耳生产企业,她带领公司技术人员多次到国内外同类领先企业参观,借鉴工业4.0理念开展木耳生产管理,寻找顶尖科研企业探讨合作。
在菌包培养室里,全程标准化、自动化的菌包生产线正马力全开进行生产,一个个菌包排列整齐。“我们全部生产流程采用的都是手术室的无菌级别。”孙永芳说,在这里,所有的搬运工作都由两台智能机器人完成,最大程度上杜绝了污染。这条生产线由桃源小木耳自主设计,拥有十几项专利技术,日产标准化菌包10万袋,使企业木耳标准化生产体系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这款黑木耳叫‘脆脆’,适合凉拌、生吃,口感深受年轻人喜欢;这款叫‘糯糯’,适合用来炒菜;这款玉木耳叫‘润润’,营养价值更高,女性朋友经常食用可以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介绍起自家的产品,孙永芳如数家珍。企业成立以来,就积极同国家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丰富木耳生产品种,深挖其深加工的价值,延长产业链。不仅如此,在产品销售环节,孙永芳还尤为重视互联网引入,先后加入阿里巴巴公益扶贫项目、引入菜鸟黑木耳产地仓落地、打造全国首个黑木耳“盒马村”,形成了完善的电子商务生态链。
在孙永芳对科技创新的不断坚持下,企业在木耳行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做强了汪清“木耳之乡”的品牌,汪清木耳产业发展得到整体跃升。孙永芳说,企业将继续专注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汪清木耳的竞争力,让木耳产业成为带动汪清乡村振兴的“黑色瑰宝”。(延边新闻网)
上一主题: 白山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科技服务团队“乡村行”活动
下一主题: 净月高新区助力企业开启我省农业数据资产化第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