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方法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14日    浏览次数:1919

    在过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又创新了教学新模式、新做法,进行了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重成长,育新人。实现从单纯“培训”到“培育”的创新。培训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培育则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实现从“办班”到“育人”的创新。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模式。同时,通过全过程培育,后续跟踪服务等方式,为培育对象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和发展条件。其次,请进来,走出去。今年双辽市农广校聘请省信息中心12316农业专家一名和实践经验丰富的知名企业家二名为学员讲解现代玉米产业及农机使用方面的知识,同时学校把有多年教学经验教师送出去,让他们向吉林农大、吉林科技大学等一线教授学习、取经,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第三,回头看,查漏补缺。为了更好的把农业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民,在农民的一再要求下,我们又增加了两天理论学习时间,针对农民提出的实际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第四,重实训,促实效。实训期间我们选择实效性、实用性强的实训基地进行参观考察。双辽盛满农业合作社的米麦、米薯、米豆配套种植技术得到了农民的普遍认可,使学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学员受益匪浅。第五,抓典型,促带动。在新职培育过程中,我们注重典型培养,把真正想听课,真正认真听课的农民吸收为学员,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辅射作用,真正让新职农民在双辽遍地开花。第六,学名师,找差距,提师能。每年开展两次讲课大赛,充分调动教师学习业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