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25年说课大赛成功举办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富民兴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 【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实施“三级跳”调训培训模式助力高素质农民思想技能“双提升”
- 【长春】新农人联盟谋发展 村支书领富显担当
- 【长岭】县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工作交流研讨会
- 【伊通】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召开“吃空饷”问题治理工作会议
- 【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上半年中专班结业考试
-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 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习近平: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 【省校】同台竞技展风姿 再“说”促教有新高——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说课大赛正式开赛
- 习近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
率先迈出农业强省建设步伐——吉林省一季度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稳中加快解读
4月20日,吉林省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发布。数据显示,吉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稳中加快,实现总产值397.02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高于上年同期3.4个百分点。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有哪些新亮点?如何实现农业经济开门红?背后透露了哪些积极信号?“今年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亮点纷呈,整体产值增长了6.6%,成绩令人振奋。”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乡村振兴专家组组长袁甲业说,具体体现在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备春耕生产三大亮点上。袁甲业介绍,畜牧业… [查看更多] -
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吉林方案——吉林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启动大会侧记
这是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一次重要行动,也是建设农业强省、迈上全面振兴新征程上的铮铮号角。4月17日,吉林省举行“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启动大会。会上,省委书记景俊海强调,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吉林力量。一季春风,唱响希望!时下,从松嫩平原到西部盐碱滩,田间春灌、耕地“升级”、秧苗吐绿,排排新垄,片片沃野,交叠成一幅忙碌的春耕备耕画卷。全省各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零距离感受吉林现代农业发展脉动,为推动粮食… [查看更多] -
辽源市龙山区——棚膜经济撑起农民“钱袋子”
4月的辽源,满眼生机,春意盎然。 穿梭于辽源市龙山区各乡镇,温室大棚内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蔬菜大棚种植户们忙着田间管理,采摘大棚里村民忙着侍弄果树…… 在龙山区寿山镇东升村1组,村民张又利家的食用菌大棚里,一袋袋食用菌包整齐码放,一朵朵平菇如同撑起的小伞层层叠叠,鲜嫩诱人。 提及种植食用菌的经历,张又利打开了话匣子:“我从2003年开始经营食用菌大棚,一晃20年了,区里和镇里都没少帮我,现在大棚食用菌年产量达30万斤,订单一点也不用愁!”问及每年收入,张又利美… [查看更多] -
图们市水稻育苗奏响春耕序曲
图们市提早部署、抢先安排,积极筹备春耕生产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水稻育苗作业,力争为全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4月12日,图们市月晴镇马牌村水稻育苗大棚里,农户们在水稻育苗生产线上紧张忙碌。随着机器的运转,装土、浇水、播种、覆土、装盘等作业流程依次完成,装好稻种的育苗盘被送往育苗棚里进行后续催芽处理。水稻育苗棚内温度适宜、环境湿润、通风良好,为后续水稻培植提供了温室保障。当天,图们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技术人员来到水稻育苗现场,认真指导农户做好水… [查看更多] -
鲜食玉米订单种植受追捧
眼下,正是备春耕的重要时节,农户们开始为今年耕地种植哪些品种盘算起来。与往年种植玉米不同,永吉县岔路河镇的农民看准了鲜食玉米订单种植,积极与吉林嘉美食品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签订鲜食玉米种植合同。 “种植鲜食玉米一公顷能多收入7000元至8000元,从种子到种植,我们都是统一供应、统一服务,不仅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管理,还负责回收,销路不用愁,收益有保障。”吉林嘉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文忠如是说。 近年来,吉林嘉美食品有限公司立足吉林省得天独厚的玉米种植优势,聚… [查看更多] -
吉林省各地水稻育秧工作相继展开
进入四月份以来,吉林省各地抓住有利农时,依靠机械、科技等措施,全面展开水稻播种育苗工作,为优化粮食生产、发展绿色农业奠定坚实基础。镇赉县嘎什根乡5400多户稻农今年计划种植水稻2万公顷。连日来,当地农户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春耕生产,在嘎什根乡二力把村,种粮大户赵百林家的水田育秧工作已经正式开始。赵百林告诉记者,近几年在省农科院的帮助下,当地农户在不仅在种植技术上不断提高,在优良选种上也有了很大提升。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当地农户借助天气晴好、气温回升… [查看更多] -
“吉地”春光好,农人备耕忙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备春耕至关重要。 此时此刻,放眼吉林大地,黑色的广袤田野上,星落散布的棚室内,随处可见农人忙碌的身影。备农资、查农机、建棚舍……万物在春风中次第“耕”新,一派春和景明的农耕图景在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徐徐绘就。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初春的暖风吹进通化市柳河县三源浦镇刘家村,庞庆志把早早准备好的稻种倒入催芽机。 “四个品种,有长粒儿的,也有小粒儿的,一共一千三百… [查看更多] -
农资储备足 农户备耕忙——吉林市备春耕见闻
优质农资是丰收的保障和底牌。连日来,记者走访吉林地区的多个农资销售企业,了解农资准备及农户备耕情况。大地种业销售有限公司是永吉县的老牌农资企业,记者在公司的一个转运仓库看到,几辆大卡车进进出出,有的卡车已装上满满的农资。装卸工人说,他们装的是脱毒土豆种子,要送到岔路河镇的订单农户手里。在口前镇的大地种业公司商店里,一大早就有不少农户前来选购农资。永吉县西阳镇狼头村村民苏艳华说,她要种二亩多黄瓜,今天来买生根肥,买完商家还给送到家。“老方便了!”昌… [查看更多] -
白山市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白山市“三农”工作突出稳产保供、绿色发展,全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扎实有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开创了“三农”工作新局面。 粮食生产稳中求好。白山市把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去年粮食种植面积104.81万亩,超出省定任务1.81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55.94万亩,大豆播种面积44.04万亩。各地克服春寒、多雨、早霜等不利影响,全年粮食总产保持在6亿斤左右。 经济作物优化发展。在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前提下,全力推进农… [查看更多] -
长春君子兰:在品质传承中吐露馨香
近日,第十七届中国长春君子兰节在这个春光明媚的三月火热举行。展会期间,记者了解到,经过几代爱兰养兰人的辛勤努力,长春君子兰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年产值达到20亿元,种植基地规模达到3000亩,养兰数量3亿株,专业养兰户达3500户,带动20万人创业就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继续支持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自1984年君子兰被定为长春市花至今,长春市先后培育出君子兰八大品系,君子兰由过去的居家种植走向温室、基地种植,君子兰产业发展成为具有一… [查看更多] -
兴业富民谱新篇——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兴边稳边固边工作走笔
走进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这里绿水青山,绿色发展欣欣向荣;这里民族团结,文旅融合魅力无限;这里兴边富民,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在这片山水相连的热土上,广大干部群众踔厉笃行,唱响边疆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奋进之歌。牛产业 让边民过上好日子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主峰南麓,鸭绿江源头,这里依山傍水,人杰地灵。走进长白县马鹿沟镇十八道沟村,成群的牛儿正在乡村小路上欢快地行走着,山坡下成排的牛棚格外引人注意。此时天气渐暖,村民们正忙着清扫牛舍、铡草… [查看更多] -
吉林筑牢“三链”带动乡村产业升级
春分时节,吉林乡村一派繁忙景象,农民搭建棚膜、育苗,为果蔬生产作准备;粮食加工企业机器轰鸣赶订单;养殖户将牛粪还田实现种养循环……吉林是农业大省,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从拉升粮食产业链,到提质特色农业产业链,壮大种养循环产业链,吉林着力做强“三链”促进三产融合,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拉升粮食产业链泡豆、磨浆、煮浆……在全国产粮大县农安县,吉林省烧锅豆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豆香浓浓。这家大豆加工企业每年生产豆制品2万余吨,不少原料就来自周边… [查看更多] -
建设现代农业城 长春开“粮”方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提起长春,农业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全国产粮大县前10名中,长春独占3席。在长春市“六城联动”战略部署中,建设现代农业城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支撑“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需要。按照《现代农业城发展规划》,到2025年,长春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70亿斤阶段性水平,畜禽总量达到4.9亿头(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赶超全国平均水平。藏粮于地——“有劲儿”… [查看更多] -
白城有序推进春耕备耕工作
当下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期,白城各地正抢抓有利时机,按照全市“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把备春耕生产作为抓好粮食增产这一头等大事的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农资供应、资金保障、科技服务等各项措施落实。截至目前,全市化肥、农膜、农药生产商货源充足,农资供给和运输渠道通畅,备春耕工作进展顺利。强化面积落实,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白城市农业农村局严格落实省粮食和油料生产目标,对农户种植意向情况进行了调度,引导农户应种尽种,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2023年,全市农作物计… [查看更多] -
盐碱地上备耕忙
记者近日在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采访时看到,改良土壤、生产肥料、准备育秧……人们在“与气温赛跑”,赶在水稻播种前改造盐碱地,力争再开更多良田,打出更多粮食。 白城市下辖大安市龙沼镇的土地上泛着白色的碱花,几十辆工程车在紧张作业,平整土地。再过两个月,这里将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 这是吉林西部的一处盐碱地改良现场。负责改造项目的中科佰澳格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孟宪东说:“经过改造,今年这里将再添2000公顷高标准农田。” 盐碱地实现“当年改良、当年产粮”已经… [查看更多] -
延边州各地抢抓农时 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
当前正值备春耕关键时期,延边州各地抢抓农时,切实做深、做细备春耕生产,强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今年全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1万亩,其中玉米345.1万亩、大豆177.8万亩,水稻50.2万亩,杂粮作物7.9万亩。我州2022年大豆种植面积166.1万亩,扩种了32.1万亩。今年省里下达大豆扩种任务177.8万亩,新增11.7万亩,相比去年,各县市均不同程度增加。为保证完成任务指标,我州将扩种大豆任务指标落实到村、到户,坚持政策宣传到位、技术指导到位、跟踪服务到位,确保圆满完成。 目前,我州… [查看更多] -
让“耕地中的大熊猫”肥起来
初春的吉林四平梨树县,千里沃野盖着厚厚的“秸秆”棉被,这是喧嚣前的最后沉寂。秸秆之下,肥沃的黑土地积蓄了一冬的养分,准备释放新一年的活力。一大早,梨树县梨树镇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理事长张文镝走进农机大院,大干之前最后给这群“好兄弟”鼓鼓劲。“这两台拖拉机是200马力的,现在我们主要用它们,90马力的也使,像那些70马力的已经快‘下岗’了。本来想今天开始整地,土还没全化开,再等等。”今年,张文镝流转了400垧(公顷)地,另有140垧(公顷)的流转手续还在办… [查看更多] -
做强种业“芯片” 端牢手中饭碗——辉南县自主研发稻种销售火爆“密码”
一粒种子,承载着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的重要指示精神,是种业科研工作者的行动指南。广大科研人员只有脚踩大地、鞋沾泥土,科研的根基才会更牢,才能走得更远。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过后,种子销售市场活跃起来。在吉林省宏科稻业有限公司的门市每天购买稻种的人络绎不绝。“宏科的种子质量没的说,不仅质量好,产量还高,我一直在他们家买。”辉南镇松… [查看更多] -
为黑土地注入生机——梨树县打造绿色种养循环新模式见闻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在梨树县泉眼岭乡南泉村,发酵好的粪肥正通过抛粪机均匀洒到田地里,为广袤的黑土地注入勃勃生机……近年来,梨树县加大粪肥堆沤还田样板田建设力度,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构建种养循环体系,积极推进落实粪肥堆沤还田,打造出绿色发展种养循环新模式。“泉眼岭乡为了减少畜禽粪污污染,有效实现粪污综合利用,以‘梨树模式’+‘粪肥堆沤’还田为切入点,以合作社为实施单位,创新粪肥堆沤还田黑土地保护新模式。”泉眼岭乡党委书记崔艳峰告诉记者。… [查看更多] -
松原市农资储备充足安全 供销系统全力做好春耕保障工作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为确保松原市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市供销社提前谋划,精心部署,积极推进农资采购、储存与供应等工作,为今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抢抓农时,提前做好农资储备。组织全市各级供销社成立农资保供工作专班,确保全系统上下一盘棋,将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基层供销社、农资经营企业人员深入基层一线,提前摸排农户农资需求,帮助经营主体协调农资采购、储备等事宜,动员农户提前预订农资。制发《关于做好2023年备春耕农资保供工作的通知》,安排… [查看更多] -
吉林省备春耕工作进展顺利 全省种子已入户56.3%、化肥41.9%、农药14.5%
近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2月22日,全省种子已入户56.3%、化肥41.9%、农药14.5%,同比分别快4.6、12.8和4.6个百分点。 今年,全省上下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工作,高位部署推进,农资供应充足,农民种粮积极性高,备春耕生产进展顺利。 年初以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对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抓好粮食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安排,副省长韩福春专题调度备春耕和扩种大豆工作,营造了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有利环境。 据调度,农资生产企业正常开工生产,备耕物资供应充足,… [查看更多] -
吉林市秋收工作基本完成 今年全市粮食产量有望突破90亿斤
截至11月10日,吉林市完成粮食收获面积1048万亩,占春季播种面积的99%。其中水稻收获面积200.3万亩,玉米收获面积783.1万亩,大豆收获面积55.9万亩。农情调度和相关预测显示,今年全市粮食产量有望突破90亿斤。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等因素激励,今年吉林市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吉林市粮食播种面积为1058万亩,同比增加47.7万亩,比计划任务增加45万亩。农作物生长田间管理期间,全市农业战线全方位督促组织强化,推动良种采用、科学种田育田、防灾减灾等工作超前谋划、… [查看更多] -
蛟河市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18亿斤,比上年增加0.3亿斤
日前,记者从蛟河市农业部门获悉,蛟河市秋收工作顺利结束,据预计,粮食总产量达到18亿斤,比上年增加0.3亿斤。 年初以来,蛟河市有效克服了春耕生产期间新冠疫情、“倒春寒”恶劣天气、夏季多次强降雨等不利影响,高质量完成备春耕生产、田间管理、防灾减灾等工作任务,取得较好成效。 为切实做好全市秋粮收获工作,蛟河市组织全市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民,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开展现场跟踪服务,保障农机维修配件供应,做好农机具的维护、检修等工作,确保农机正常作业,不影响秋… [查看更多] -
榆树:点燃人才“引擎” 激活发展新动能
自“服务人才”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榆树市采取“四聚焦、四强化”举措,提升人才服务质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畅通“引、育、留、用”等关键环节,点燃人才“引擎”,激活发展新动能。聚焦“引”,强化精准服务。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引进机制,针对乡村振兴急需人才,精准开展人才招聘、引进服务。聚焦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深化院地战略合作,定向引进专家团队1个、农业专家8人,进行技术指导12次,解决农业技术难题7个。针对产业紧缺人才招聘,设置产业人才服务专员,开通就业、招聘“… [查看更多] -
白山市扎实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白山市持续扩大农村人才队伍规模,大力提升人才队伍素质能力,全方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扎实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高效落实人才集聚政策。白山市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人才,切实落实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等政策,为乡村引入更多人才,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新鲜“血液”。积极开展专家服务基层项目,邀请省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市志愿者高级专家团队赴浑江区七道江镇旱沟村和三道沟镇三岔河村开展送医送药送科技下乡活动。… [查看更多] -
吉林四平: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吉林省四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开展清洁行动为重点,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持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水平,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城乡。针对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县两级打出了“组合拳”。一是推进生活垃圾治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和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方式,已实现对全市755个行政村全覆盖式日常保洁,“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日趋完善。二是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完成铁东区叶赫满… [查看更多] -
吉林:发挥盐碱地治理增粮作用
近年来,吉林省白城市持续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成为吉林省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的重要增产区。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对于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进一步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供给保障有力,但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压力不小。如果能治理和开发好我国5亿亩盐碱地,哪怕是其中一部分,就等于新增了耕地,可一定程度减轻耕地保护压力,促进粮食增产。盐碱地治理离不开改土、增水、… [查看更多] -
珲春:抢抓农时,确保颗粒归仓
金秋十月,丰收正忙。今年,珲春市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预计粮食产量18.5万吨,较去年增加2.2%。目前,大豆收割接近尾声;玉米和水稻大范围秋收作业已于10月中旬展开,预计11月中下旬完成全部秋收工作。 今年以来,珲春市继续坚持秋收工作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按照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入乡入村收割作业、秸秆离田还田作业人员提前报备,并持核酸检测报告抵村作业。同时,联合气象、中石油、交警等部门,针对大风降温天气、“送油下乡”惠农活动、消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查看更多] -
长白县落实包保责任,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六域”党建引领“三城”“一带”“一区”创建工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根据县委相关工作安排,县畜牧业管理中心徐焕贵主任带领班子深入包保十四道沟村调研指导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调研过程中,长白县畜牧业管理中心班子成员与驻村工作队、村委会成员仔细筛查村内每条街道,针对村委会存在建筑垃圾未及时清运、农户门口堆放生活垃圾、街道两侧垃圾未及时清扫等情况提出整治意见和解决办法,并开展了部分清扫作业。 随后中心班子与村驻队工作队就五星级支部创建、村… [查看更多] -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 辽源加快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近年来,辽源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梅花鹿、禽蛋、东辽黑猪、食用菌、柞蚕、林果六大特色产业,作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扶持,特色产业实现了增量提质增效。 金翼蛋品、厚德食品等企业是禽蛋全产业链国家级龙头企业,辽源实施了蛋谷智能仓储冷链物流、新建200万只蛋鸡养殖基地、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厚德食品不断开发溏心蛋、蛋白肽等新产品,带动蛋鸡养殖量1200万只,年加工15万吨鲜蛋、5万吨蛋制食品。 吉林金翼蛋品副总经理刘桐瑜告诉记者,在各级政府的… [查看更多] -
延边州强化科技赋能,专家委员会把脉定向
延边州充分发挥“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专家委员会智库作用,召开年会,深度研讨,为延边黄牛产业发展献计献策。一是开展政策制定和论证评估。组织专家委员会编写延边州黄牛“发展规划”,研讨修订“延边黄牛保护区决定”和“十三条政策措施”等政策性文件,为政策制定提供支持。二是指导重大项目技术攻关。指导延边弘朝牧业与龙井牧乐牧业通过集成技术,使延边黄牛育肥牛体重达到900公斤以上,接近“吨牛”水准,生产出延边黄牛高档肉;通过胚胎移植新技术,获得初生重53.4公斤的… [查看更多] -
盖起大棚种仙草 磐石开出富贵花
近日,位于磐石市松山镇的灵芝产业园迎来了大丰收,最后几栋灵芝都已经采割完毕。磐石市积极发展引进长白山灵芝产业项目,先后在松山镇、取柴河镇、朝阳山镇建设了三个灵芝产业园区,共建设灵芝大棚3200栋,占地面积145公顷,目前,全国单体最大的灵芝产业基地已在磐石市初步形成,为磐石市“打造长白山灵芝集散地”奠定了基础。 数千栋大棚撑起新产业 10月,秋高气爽,灵芝已经结束了“喷粉”,一栋栋大棚里铺满了像小伞一样的灵芝,正在阳光和秋风的作用下,自然晾干。 朱建成在松山… [查看更多] -
年终岁尾寒潮至 疫路平安蜜蜂回
10月24日,在紧张的疫情条件下,全所职工齐心协力圆满完成转场,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驻外的蜂场全部顺利返回单位,成百上千万只小蜜蜂即将进入一年一度的越冬期,2022年的蜜蜂育种、保种工作也宣告暂时落下帷幕。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蜂研人披荆斩棘,收获圆满。这一年的春季,蜜蜂还未出窖时,疫情已经在本地肆虐。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夜之间吉林就被按下了暂停键,全城静态管理……然而,疫情面前,责任从未缺席,所领导班子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带领所内成员视疫情为命令、以防… [查看更多] -
特色产业促振兴
近年来,吉林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力打造十大产业集群,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吉林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辽源市,以金翼蛋品为核心的中国蛋谷规划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鸡蛋深加工产业已辐射全省。作为禽蛋全产业链国家级龙头企业,金翼蛋品、厚德食品等企业,实施了蛋谷智能仓储冷链物流、新建200万只蛋鸡养殖基地、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带动蛋鸡养殖量1200万只,年加工15万吨鲜蛋、5万吨蛋制食品,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0亿元。… [查看更多] -
公主岭市:筑牢“压舱石” 增强丰收底气
秋分已过,公主岭市朝阳坡镇东兴村里散发着成熟的味道。沿着乡村栈道一路前行,两侧鲜花盛开、农作物初现饱满。站在高处观景点放眼望去,碧空下220公顷玉米、大豆一览无遗;粮田、鱼、鸭和谐共生,被风吹起的层层绿浪让人心旷神怡…… “春天时出苗很齐,玉米长势一直很好。”公主岭市朝阳坡镇东兴村种粮大户李振军介绍,今年他们合作社大豆种植面积80多公顷,玉米种植面积140公顷。 田间地头,玉米根旁的土壤里夹杂着碎秸秆。过去几年,李振军采取了秸秆翻压还田、玉米和大豆轮作等多… [查看更多] -
金秋时节稻谷香 九台大地丰收忙
金秋十月,放眼九台大地,田畴似锦,沃野生金,伴随着沉甸甸的喜悦,全区秋粮收获正忙。层层稻浪,随风涌动,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水稻收割现场,伴随着收割机往来穿梭的嗡嗡声,人们正在田间进行收割作业,满载稻谷的农用车来回运输,农民们奔波忙碌的身影、浸透衣裳的汗水、脸上洋溢的笑容,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同样,旱田区域,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收割玉米,运输拖拉机紧随其后,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排排玉米通过摘穗、剥皮等工序,最后卸进车厢,堆得满满当当。粮稳天… [查看更多] -
二十大时光丨示范区里听报告
10月16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抚大地的时候,梁爱珍和团队成员们已经坐上车,飞驰在前往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的路上。车窗外满目金黄,飒飒秋风传递来丰收的味道。他们的目的地是陈家店村的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示范区。早晨从长春出发,晚上从陈家店村返回,这条路梁爱珍团队不知道走了多少次。梁爱珍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有机碳与保护性耕作学科组组长、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自2021年开始,他们以用好养好黑土地为目标,通过关键技术示范、集成、研发… [查看更多] -
吉林多地秋收按下“快进键”
金秋十月,吉林大地进入农忙时节。吉林省德惠、磐石等多个粮食主产区抢抓时节,按下秋收“快进键”。作为吉林省粮食产区之一的吉林市,秋收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开展,当地大豆于10月中旬完成收获,水稻、玉米将分别于10月中下旬和11月上旬完成收获。今年,吉林省先后克服疫情、涝灾等挑战,抢农时、扩面积、排渍涝、提单产。目前,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已启动秋收进度“一周两调度”工作机制,及时发现解决困难问题,确保秋收有序推进。(新华网) [查看更多] -
长春市双阳区双营乡:黄牛养殖让村民的生活“牛”起来
近年来,长春市双阳区双营乡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抓手,积极探索推动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结合乡情实际,因地制宜发展黄牛养殖产业,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实现了村集体有收益、产业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多方共赢局面。2021年,双营乡先后在大营、庞家两个村分别投资100万元,实施村集体黄牛养殖项目。通过实践与探索,两个村积累了不少黄牛养殖经验。为了使村集体经济项目形成规模化养殖,在乡党委的引导下,今年5月,鲁家村、黄金村、新胜村、尹家村以庞家村为依托,合作成立了吉… [查看更多] -
“丰”景宜人,秸秆也能“变肉”
秋风送爽,沃野金黄。眼下,吉林已进入收获的高峰期,稻浪滚滚,“丰”景宜人。在长春市农安县杨树林乡偏坡子村,伴随着农机的阵阵轰鸣声,近三米高的玉米秸秆被粉碎,一颗颗玉米被剥离运输,运向不远处的烘干塔。“现在用了大农机,收起玉米来贼方便,省事多了!”年轻的种粮大户霍旭从玉米收割机上跃下。今年,他所在的合作社包了600多亩地,全都种上了玉米,赶上雨水充足,喜迎丰收。“春天播种用免耕播种机,夏天打药用无人机,秋天收割时用大农机。现在种地的农民,幸福着呢。”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