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如画踏歌行—靖宇县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纪实

    这里生态优良,地处长白山腹地,森林覆盖率达84.7%;这里资源富集,特产、矿产资源丰富,是“立体资源宝库”; 这里文化厚重,长白山文化、松花江文化源远流长、交相辉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靖宇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将绿色生态转化为发展动能,着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一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之歌,… [查看更多]
  • 大安市:“白坷垃”上的新收获

    虽然已经立冬了,但吉林省大安市的很多农户还是经常忆起金秋时节稻香扑面的收获场景。那时候,走进大安市龙海灌片的稻田间,拨开稻秆,寻根看到的是油润的黑土。难以想象,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白花花的“碱坷垃”。大安市地处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发展一度因地受困。老一辈村民们之间流传着一句俗语:“盐碱卤水硝,谁种谁‘粘包’。”如今,大安市通过改土、引水、增技等措施,让昔日“不毛之地”换上黑土鎏金的新颜。盐碱地改良让当地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百… [查看更多]
  • 做强牛产业 “犇”向“牛”未来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践行大食物观,合理开发利用东北各类资源,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大产业。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是吉林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强省的标志性、引领性工程,也是吉林坚定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省多措并举高位推动肉牛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项目… [查看更多]
  • 小桑黄闯出致富“金”路子

    11月的和龙市,天蓝如海,阳光煦暖。在八家子镇,道路两侧“桑黄小镇”“吉林省桑黄之乡”的牌子格外醒目,整整齐齐的桑黄种植基地大棚,一眼望不到头。在八家子镇桑黄产业基地,275栋新型农产品大棚培植的120多万个桑黄菌椴整齐地摆放在地上,每个菌段都长着三四朵表面凹凸不平、形似人耳形状的金黄色桑黄。“桑黄又称为桑臣、桑耳、桑黄菇,由于大多生长在桑属植物上且子实体为黄褐色而得名,是一种珍贵的多年生大型药用真菌,是食物中的奢侈品,素有‘森林软黄金’之美称。”八家子… [查看更多]
  • 东丰县黄河镇:绘千村蓝图 显示范精品

    全面开展“千村示范”创建工程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今年,黄河镇推动创建“千村示范”的村庄为新荣村与鲜农村,目前正稳步实现美丽生态、和美乡村、美好生活协同共进。科学布局,规划先行。为扎实推进“千村示范”创建工作,东丰县黄河镇召开2023年“千村示范”学习部署会议及2023年“千村示范”工作推进会议。乡(镇)领导实地走访调研,制定《黄河镇2023年“千村示范”创建实施方案》,按照“九有六无”创建标准及“五个全覆盖”要求进行任务分解与责任分配。全力推动,深入改造。… [查看更多]
  • 靖宇镇:村庄美 村风好 村民富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靖宇镇靖安村村集体经济大幅增长,村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靖安村依托中国北方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地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优势,聚焦道地药材特色产业,以“串点连线,多点开花”方式推动北药品牌创建。2022年,全村种植人参70亩、北五味子40亩、平贝母55亩、蒲公英110亩。2023年,在原有传统药材品种基础上,大力发展西洋参、人参、灵芝、赤芍、甜百合、平贝母、灰苏子等近20种长白山代表性道地药材种植,… [查看更多]
  • 前郭:冬日大棚暖 柿子采摘忙

    室外寒气袭人,但前郭县吉拉吐乡七家子村果蔬大棚却温暖如春、绿意正浓。大棚内的柿子已经陆续成熟,正式接待市民进行采摘。当地的种植户也迎来了丰收。11月15日中午,在七家子村的柿子采摘大棚内,一排排藤蔓上绿叶茂盛,三三两两的草莓柿子已经成熟,果肉晶莹剔透,色泽诱人,让人垂涎欲滴。虽然不是休息日,大棚内依然人气十足,市民一边享受着采摘的乐趣、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果实。“咬一口草莓柿子,酸甜爆汁,亲手采摘的柿子不仅新鲜、美味,还让一家人体验到了采摘的快乐。”市民… [查看更多]
  • 镇赉县壮大特色产业,不断拓宽致富渠道

    “今年我收获了26万斤稻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嘎什根乡凤娟农业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谭新宇蹲在地头笑着说:“平均亩产超过1300斤,又是一个好年景,增收更有保障了。”令人惊讶的是,这片稻香蟹肥的沃土良田,在过去却是颗粒无收的盐碱地。近年来,镇赉县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加强现有盐碱耕地改造提升,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累计治理盐碱地56.78万亩。今年,镇赉县的水稻产量约为20.5亿斤,是吉林省水稻产量第一大县。特色产业持续增效,为农民增收致… [查看更多]
  • 通化市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为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按照全市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部署,通化市不断强化农业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和风险管控,保持了全市农业系统安全生产平稳态势。高度重视,落实工作任务。通化市农业农村局把开展《全市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作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的重要措施,局主要领导挂帅,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全市农业系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先后制定并下发了《全市农业系统重… [查看更多]
  • 通化市全面抓好秋收工作 力保粮食颗粒归仓

    2023年,通化市粮食播种面积330.45万亩(玉米243.86万亩、水稻68.57万亩、大豆13.98万亩、薯类及其他粮食作物4.04万亩),超省计划0.75万亩。截至10月31日,全市完成秋粮收获工作。粮食产量有望超过28亿斤。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高位统筹推动。通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秋收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安排部署并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指导,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领农业农村部门走村入户实地了解情况、推进工作落实。市农业农村局常态化组成5个技术指导服务专家组,分片包保指导各地开展秋收工作。全市组织… [查看更多]
  • 柳河县蔬菜大棚架起乡村“致富桥”

    初冬时节,广袤的田野已被一层初雪覆盖,而柳河县各地的温室大棚里,绿色却仍是主色调。近年来,柳河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棚膜经济,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活力。眼下,柳河镇陈家村野正东北特产种植专业合作社园区内,一栋栋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西红柿、黄瓜、豆角等各种有机蔬菜长势喜人,农户们正忙着采摘,一派繁忙丰收景象。借助优越的地理条件,柳河镇于2011年组织13户村民在陈家村成立合作社种植蔬菜,第二年就见到了效益。现在,园区内共有暖棚30… [查看更多]
  • 蛟河粮食产量预计达90万吨

    今年,蛟河市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强生产技术指导,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优化作物品种结构,粮食产量再获丰收,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可达90万吨。今年,蛟河市以粮食安全生产为主线,全面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3万亩,同比增加0.3万亩。其中:玉米136.07万亩,与去年持平;大豆20万亩,同比增长 11.1%;水稻15万亩,同比增长5.6%;其他杂粮1.93万亩。蛟河市严格按照省、市要求,确保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生产者补贴、轮作补贴,助力农业生产。目前,蛟河市已发… [查看更多]
  • 推广水稻秋打浆 肥了黑土富了农民

    眼下,长春市的水稻收获已经结束,白雪覆盖了大地。在德惠市岔路口镇长义家庭农场水稻种植基地,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几台打浆机将水稻留茬进行粉碎、打浆、还田,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两年前施行秋打浆作业,农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为全年水稻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岔路口镇现有水田1.6万公顷,其中,处于低洼地段的有0.4万公顷。该镇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加强黑土地保护,通过秸秆还田,提高耕地质量,… [查看更多]
  • 土地“黑色越冬”筑来年丰收之基

    从秋日的金黄到立冬的雪白,榆树市八号镇晨辉合作社理事长刘臣抢抓晴好天气有利时机,将秋收与秋冬整地同步进行——秋墒春用,保护黑土地,为来年的丰产打下坚实基础。近日,在合作社的农田里,大型机械所过之处秸秆归行,粉碎、深松、浅翻、镇压、起垄等多道工序依次完成,松软的黑色土壤翻滚而出,随即,待耕区整齐划一,整备完成。连日来,全市农民齐心协力,抢抓封冻前的最佳时机,高标准推进秋收和整地工作,技术与机械并重,确保了土地在封冻前达到待耕状态,为土地的长期保育奠… [查看更多]
  • 通化市秋收工作顺利完成 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态势

    据通化市农业农村局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1月初,通化市已收获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等农作物330.45万亩,圆满完成秋收生产计划,秋收工作呈现出进度快、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等特点,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态势。为确保全年粮食安全,通化市农业农村部门多措并举保障粮食作物丰产丰收,秋粮收获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市农业农村部门组成指导组,分赴各县(市、区)指导秋收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以来,全市已发放耕地地力补贴、种粮一次性补贴等各项补贴资… [查看更多]
  • 粮食丰收已成定局,总产量有望达到850亿斤左右——“压舱石”是怎样炼成的

    金黄的稻穗、缤纷的五谷、敦实的粮仓搭起了丰收的舞台。从“沃野金黄”到“颗粒归仓”,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洋溢着农民幸福的笑脸。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我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加快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目标实现,狠抓粮食生产,逐个环节安排部署、逐季压茬推动落实,全力以赴抓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奋力夺取粮食丰产丰收。据农业农村部门预测,我省粮食丰收已成定局,粮食总产量有望达到850亿斤左右。从一“消”一“… [查看更多]
  • 东辽县金州乡大度村“袋种红薯”火爆出圈儿

    “智志田园,袋装种植。”这是东辽县金州乡大度村给自己出产的“袋种红薯”打出的广告词。在村里的电商仓库,一个个大小均匀、外皮光滑、色泽红润的红薯被套上海绵网,整齐地码放进包装盒。村党支部副书记徐家庆告诉记者,“袋种红薯”是他们围绕发展庭院经济进行的新尝试:“我们村在册人口1000多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村里常住人口减少到不足500人,而且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子。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村两委班子经过反复考察,引进了这种省时、省力、… [查看更多]
  • 柳河县高质量监督推动棚膜经济健康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年初以来,柳河县找准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以高质量监督助力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蓬勃发展。日前,该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棚膜经济调研监督工作。该县纪委监委协调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行业部门,成立调研监督组,坚持监督检查与案件查办同步推进,采取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实地调研,一方面重点查看棚膜经济项目建设手续审批、运营管理、农业棚膜补助资金拨付及使用情况等。另一方面重点关注谋划论证… [查看更多]
  • 前郭:好味“稻”香飘四海

    收割后的稻谷经过晾晒、脱粒、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变成了晶莹剔透的大米,这些来自前郭县稻蟹田的大米不仅会供应本地市场,还将销往全国各地。前郭县坚持“稳粮增效、以蟹促稻、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按照“提质量、打品牌、拓市场”的工作思路,采取典型示范引领、技术跟踪服务、项目资金支撑等措施,瞄准目标,多措并举,推进稻蟹综合种养产业向纵深发展。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技术不断成熟,规模扩大,品牌效应不断显现。今年,前郭县稻蟹田产量丰富、品质优良。为将这些优… [查看更多]
  • 洮北区农技专家为“菜篮子”保驾护航

    近日,白城市迎来了大风降温天气,为保障群众“菜篮子”安全,洮北区蔬菜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农技专家,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业大棚内,开展应对低温天气技术指导,稳生产,保供应,确保群众餐桌安全。在青山镇富裕村农户周金柱的大棚内,一串串或红或绿或黄的西红柿团团簇拥,色泽鲜亮。周金柱夫妇正忙着抢摘大棚内的西红柿,据周金柱介绍,天气虽然降温了,但是自家果实基本上都已经成熟了,现在尽量都采摘下来,防止冻害发生,减少经济损失。为进一步做好低温冰冻防御工作,着力降低低温… [查看更多]
  • 门巷春风处处花——抚松县乡村环境整治工作综述

    今年以来,抚松县深入学习借鉴浙江省“千万工程”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促进产业兴旺,努力打造整洁、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助力“万村达标工程”,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统筹安排推动工作落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万村达标工程’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提高站位、补齐短板,切实增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抚松县“六域”党建引领“三城”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 [查看更多]
  • 梨树县助力农户科学储粮确保颗粒归仓

    为进一步推进科学储粮,解决“地趴粮”问题,梨树县多措并举助力农民科学储粮,确保储粮安全,增强粮食议价能力,真正实现从“丰收”到“增收”的转变。走进梨树县铁华果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院内,一眼望不到头的储粮栈子里装满了金黄色的玉米,一场大雪过后,栈子顶部已覆上一层厚厚的积雪,看着储存好的玉米,十家堡镇铁岭窝堡村村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过去村民们收了玉米,就往地上一搁直接‘地趴’,虽然省事儿但不省心,总是担心雨雪天气给捂坏了,现在我们都码上了栈子,… [查看更多]
  • 农安县长安村:党建领航促发展 振兴之路阔步前行

    驱车从吉林省长春市区出发,一路向北,行至农安县农安镇,还未到长安村村委会,预留出的空地和几座大棚便映入眼帘。随着车辆驶进村庄,宽阔的柏油路干净平坦,路两旁新栽种的小树被修剪得清爽。再往前走,村委会房顶上的光伏板整齐排列,门前的小广场上健身器材齐全……从“软弱涣散村”到“乡村建设示范村”,长安村究竟绘出了怎样的幸福底色?抓党建、强党性,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办好农村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建引领。”作为吉林省政协派驻长安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赵振华到村第… [查看更多]
  • 抚松:金融助力人参产业振兴

    近年来,人民银行白山市分行组织涉农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持续支持人参初加工、精深加工企业及业户,全力推动“中国人参之乡”抚松县打造“人参+旅游”“人参+康养”“人参+农事体验”等新业态,推动人参产业加快发展。截至10月初,全市涉农金融机构涉参贷款余额26.2亿元,比年初增长46.34%。定制式金融服务。从9月初开始,抚松县正式进入人参交易旺季。各家涉农金融机构创新人参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信贷产品,全面介入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交易。抚松榆银村镇银行累… [查看更多]
  • 铁东区叶赫满族镇农业丰收记事

    稻谷喷喷香、玉米金灿灿、红果嘎嘎甜……在铁东区叶赫满族镇,农业丰收的氛围浸染着山川田野,农民们喜笑颜开。叶赫满族镇积极探索联建共建机制,创新经营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奏响了农业大丰收的美妙乐章。“旱改水”改出稻香丰收田铁东区叶赫满族镇永合村“旱改水”项目的水稻田已经收割结束,水稻经过收割、脱粒、运输等工序颗粒归仓,水稻秸秆和水稻草有的被原地还田,有的被打包成捆综合利用。全镇的“旱改水”综合改造项目一期400多公顷水稻迎来了首个丰收年,旱田改水田,改… [查看更多]
  • 松原市全力保障粮食存储安全

    近日,松原市以雪为令、迅速行动,及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雪保粮工作。降雪过后,松原市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往宁江区善友镇善友村、田家村、十家子村,查看清雪保粮工作落实情况。成立4个督导检查组赶赴各县(市、区)开展清雪保粮工作督导检查,并针对不同农户现有条件提出相应的科学储粮建议。安全储粮,关乎农民切身利益,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为应对极端恶劣天气,松原市制定并下发《关于开展清雪保粮工作的紧急通知》,从5个方面督促指导各县(市、区)企业及种粮农户开展清雪保… [查看更多]
  • 磐石市又迎丰收年

    连日来,磐石市各地农作物陆续成熟,秋收工作有序推进,广袤田野上处处都是一派收获的场景,一幅幅壮美的收获画卷,展现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气象。走进“千塘稻”种植基地,一片片金黄的稻田映入眼帘,收割机在农机手熟练的操作下,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忙着抢收水稻;在烟筒山镇玉米收割现场,一排排挺立着的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带入机械中,摘棒、剥皮一气呵成,农户有序地用拖拉机将玉米运出;在牛心镇兰家村一垄垄绿油油的大葱长势喜人,成片的大葱油亮饱满,浓郁的葱香扑鼻而来,… [查看更多]
  • 新技术 新耕地 新粮仓——从盐碱地改良发现现代农业之变

    在大地的怀抱中,盐碱地的高盐含量给植物生长带来了严重挑战,也一度被贴上了“不毛之地”的标签。但盐碱地是一种生态系统,只因为缺乏合适的修复规划和应用途径,它的无限潜力才一直蕴藏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也让我们逐渐认识到,要解锁盐碱地的潜力,或许要以生态为出发点,顺应自然的节奏,采取生态化手段,使盐碱地的治理改良变得更具韧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我们需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盐碱地,… [查看更多]
  • 延边:小木耳撑起大产业

    近年来,延边州全力构建“种源安全可靠,菌袋供给充足,产品质量优良,产业链条延伸建强”的产业发展体系。鼓励支持黑木耳产业先行先试,全面推动黑木耳产业绿色化、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建强。延边州种植木耳产业规模化发展水平、融合发展能力、科技创新引领,以及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效能等方面均显著增强。在敦化市、安图县、汪清县集中实施精深加工和废弃菌包综合利用项目25个,菌种扩繁和标准化生产3个基地,科技支撑和品牌推广1个平… [查看更多]
  • 强基础 提质量 促发展——伊通县奋力绘就农业农村新图景

    今年以来,伊通满族自治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旅融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黑土地保护、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等重点工作,推动农业畜牧业稳步发展,乡村振兴基础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夯基础,筑牢粮食供给安全线牢牢守好粮食播种面积,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00万亩,其中籽粒玉米189.61万亩、水稻6.5万亩,大豆种植面积2.89万亩,预计粮食产量可达到26.81亿斤,同比增长10%以上。推广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沿“伊公”公路和“磐马”公路建设、伊通… [查看更多]
  • 镇赉:稻蟹互济新农业

    镇赉县地处“世界黄金纬度”的北纬45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适宜,日照充沛,气候冷凉。过去,镇赉县因荒漠化、盐碱化严重,被称作“八百里瀚海”,恶劣的自然条件不仅限制了当地经济发展,更让这里成为东北的一片生态脆弱区。十年前,吉林省启动了一项超级工程——河湖连通,利用七年时间,将洪水、过境水引入区域内的湖泡、湿地,形成河湖互济的大水网,为水稻种植和水产业蓬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吉林省水稻生产大县,镇赉县持续推进“以稻治涝、以稻治碱”,依托引嫩入… [查看更多]
  • 吉林市丰满区打造“四区”产业布局助力村美民富

    朱雀山、松花湖、圣鑫庄园、药王谷、富饶农场、山水云间……一大批乡村旅游景点,各有特色、游人如织。鸡冠山柿子、二道锦绣黄桃、段吉地瓜、吉盛李子……一大批特色农产品,风味各异、销售火爆。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3户、家庭农场120家、合作社106家、采摘园200多个、休闲农业采摘面积400多公顷……一大批休闲场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近年来,吉林市丰满区潜心打造棚膜种植区、金秋果蔬区、休闲旅游区、食用菌产区一体化联动的“四区”产业布局,让产业兴、生态美、乡风和… [查看更多]
  • 松原市农业农村局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为有效降低暴雪极端天气对畜牧业生产和农业设施影响,松原市农业农村局加强防范预警和指导服务,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连日来,该局加强与应急管理、气象部门联系,第一时间将气象信息和应对措施传达到各县(市、区),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及时向菜农、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生产主体和畜牧业生产单位、养殖场(户)发布降雪降温信息和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做到防患未然。降雪前,全市各地共出动农业技术人员21人,指导全市110多个规模园区和种植大户加固修补生产设施、及时清理棚面积雪,… [查看更多]
  • 白山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近日,靖宇县蓝莓种植省级标准化示范区、临江市梅花鹿养殖省级标准化示范区、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美丽乡村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全部以高分通过省工作组现场考核评估,至此,白山市共通过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4个。此次工作由省市场监管厅牵头,由省标准化管理处、省标准研究院和相关领域专家组成工作组深入各示范区,通过听汇报、看现场、查记录、问情况等形式开展考核评估,工作组详细了解试点建设情况,初步确认评估等级,加强帮扶指导,向试点单位通报评估情况,并针对每个标准… [查看更多]
  • 通化市科技助农保障“节粮减损颗粒归仓”

    入秋以来,通化市积极开展联合收割机检修保养、机收减损技术指导,制定下发《通化市2023年主粮作物机收减损工作方案》,指导农机手科学安全使用农机,切实推进粮食机收提质减损,确保颗粒归仓。秋收期间,通化市农业部门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机推广骨干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给农民群众“送教学、送技术、送服务”,跟踪指导农机手因地制宜选择收获时机、正确使用专用配件和作业模式,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以“提高机收质量,降低粮食损失”为主题,通化市农业部门通过… [查看更多]
  • 通榆大豆创东北风沙盐碱地高产新纪录

    日前,通榆县大豆创东北风沙盐碱地高产新纪录,高油高产耐盐碱大豆新品种“中吉602”亩产达306.18公斤,远远高于当地每亩单产100公斤左右的水平。据了解,“中吉602”由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和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合作培育。在测产过程中专家发现,这个品种的大豆不仅蛋白含量比较高,油分也较高并且耐密,在水培过程中也会结根瘤,说明它对氮素利用率也较高,适应性广,尤其突出的是具备较强的耐盐碱特性。这一品种于2022年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并在通榆… [查看更多]
  • 抚松县开展松花江增殖放流活动

    11月4日,抚松县农业农村局在露水河镇半截河水域开展2023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暨第二届长白山“云放鱼”公益活动。此次活动采用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坚持生态安全原则,旨在引导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有序开展,提升鱼类品种数量,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有效恢复和可持续利用,不断修复松花江水域生态环境,助力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增殖放流仪式启动前,抚松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等方式,向社会普及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的意义,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共… [查看更多]
  • 洮南市黑水镇:玉米收获好“丰”景 合作社里粮满仓

    今年,洮南市黑水镇严格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工作要求,继续拓宽延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路子,激发村民致富内生动力,全力构建党组织带头、集体增收、村民致富良性循环新格局,打造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乡村振兴“新引擎”。前不久,黑水镇黑水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对种植的玉米进行连片收割。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收割、脱皮、转运,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金灿灿的玉米粒、农民忙碌的身影和成排的收割机构成了一幅壮美的丰收画卷。近年来,玉米种植已成为黑水村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 [查看更多]
  • 上楼子、码趟子 科学储粮减损增效

    11月初,长春市粮食收获已经接近尾声,农民开始“冬藏”,如何合理的科学储粮,减少粮食损耗,记者来到公主岭市龙山满族乡泉眼村,看看这里的农民都是怎样“储粮”待价而沽的。泉眼村耕地面积589公顷,产业以玉米种植为主,今年全村玉米年产量达到3200余吨。为了做好秋冬季节科学储粮工作,全村专门配了4名兼职粮政员。为推动全村科学安全储粮,村干部及各粮政员实施包保机制,入户宣传科学储粮方法,讲清科学储粮优点,帮助农户算好科学储粮经济账。泉眼村农户结合自家实际情况,因地… [查看更多]
  • 风光旖旎画中游——延边州以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秋暮冬来,北雁南归,云天蓝碧,黄叶满地。奔赴美丽乡野感受诗情画意,走进秀美村庄体验乡村生活,在广袤的田野品味丰收的喜悦……如今,乡村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诗和远方”。近年来,延边州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在延边大地徐徐展开。走进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飞檐翘角、青瓦白墙,古韵十足的朝鲜族传统民宿与古老的石磨、充满寓意的水… [查看更多]